兒童通過美術活動,可以隨心所欲地運用多種多樣的材料充分表現他們對周圍生活的感受和認識。所以,實踐證明,美術活動室對兒童實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的理想活動。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3到6歲的兒童通常都是憑借事物的形狀、顏色、聲音和動作來思維的,他們運用感官探索自己周圍的世界,而且對自己的感覺器官能接觸到的物質材料充滿了好奇心。
正因為如此,這就為向他們進行美術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天地。美術具有豐富多彩的色彩,形狀和結構材料。兒童通過美術活動,可以隨心所欲地運用多種多樣的材料充分表現他們對周圍生活的感受和認識。所以,實踐證明,美術活動室對兒童實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的理想活動。
人的審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從小逐漸培養起來的,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人沒有一個不愛美的,學前兒童也是如此。
日常生活中,兒童在成人的正確引導下,感受和理解著存在于自然、社會中的美,無論是幼兒園的美化,人們的衣著打扮,還是家中的生活起居,言談舉止,大自然五光十色的景物和多姿多彩的變化,都能引起兒童的注意,激發他們的審美情感,使他們受到美的陶冶。但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美育是發散的和有限的。所以,有計劃地引導兒童參加美術實踐的各種活動,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兒童對美的表現力、感受力和理解力的發展。
首先,美術教育對兒童的智力及創造才能都有較大的幫助。
美術活動是一種視覺活動,兒童在動手之前,首先總是要通過視覺觀察所要表現的對象,例如物象的形態、結構、色彩和比例等,使這些因素在頭腦中留下較清晰的印象,然后再憑借著自己對這些的感受和理解去動手表現,這種觀察力的培養,對兒童的美術創作乃至一個人一生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兒童積極的觀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一時期兒童繪畫的重要特點,就是依靠表象來作畫,而表象又取決于感知,感知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觀察,記憶和想象。

其次,美術教育對于增強兒童手和腦的協調性和靈巧性有很大的幫助。
兒童在繪畫或做手工活動的過程中,總是用眼睛觀察用腦思考,用雙手去參與活動,為了使他們盡快地掌握在造型活動中所必需的各種技能和技巧,就必須訓練他們一些專門的動作,并使這些動作盡可能做到準確,有一定的方向性,一定的速度和力度。因為手的活動關系到腦的發育,手指動作的訓練對腦細胞可產生良好的刺激作用。手的動作又是思維活動直接相聯系的,信息由手傳導給大腦,又由大腦傳導給手,手的活動越多,動作越復雜,就越能刺激大腦皮層上響應的運動區域的生理活動,從而使思維活動的水平也越來越高。因此,手的動作對發展思維起著積極的參與作用。
再次,美術教育可以培養兒童良好的個性特征。
美術教育,主要是強調熱愛美和審美情緒的體驗。對于兒童來講,無論是繪畫還是美工制作,都離不開激發他們審美的情緒需要和愉快的情緒體驗。因此,正確的實施美術教育,能有效的促進兒童社會情感的發展,有益于他們接受良好的情感教育,有益于改善他們整個學習的性質,并使其積累到一些愉快的學習體驗,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兒童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的形成。良好的美術教育能有效地幫助兒童形成積極的個性特征。
最后,美術教育能夠促進兒童學習其它學科的興趣和效果。
各種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左右之間功能有很大的差異,這主要表現在二者神經活動的不同方式上,大腦左半球主要是記憶、語言、計算、書寫、邏輯推理和求同思維等智力活動控制區域,而大腦右半球則是視知覺、空間關系、音樂、舞蹈、身體協調、直覺和求異思維等神經心理功能的控制中樞。
單純的繪畫教學只能讓孩子成為一個出色的畫匠,只有從小接觸到多元繪畫、多元文化和多種多樣的創作方式,才能讓孩子真正走上藝術的道路。而這些繽紛多彩充滿創造力的藝術創作方式和文化熏陶,對孩子一生多方面的發展都會起到潛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