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研學夏令營作為學校生活的延伸,是當下家長和孩子們假期里的首選。如何鑒別和挑選合適的高質量親子研學夏令營,希望我的小建議,能讓大家在選擇夏令營的時候有的放矢,愿孩子們都能找到合適的研學夏令營。
跟大家說一下哪幾類夏令營是不推薦大家選擇的。
①沒有經驗的夏令營
就是那些平時只做早教、晚托、學科培訓類的機構,每年到寒暑假就做季節性的生意。他們對于如何專業地組織、帶孩子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夏令營,并沒有什么經驗。而有些則干脆找旅游公司或者其他研學機構合作,且不說中間商賺差價的問題,如果你花了那么多的參營費用,最后卻是把孩子交給了一個導游甚至是學生兼職手里,那能有什么收獲呢?
②沒有資質的機構
之前說過,目前國內的青少年研學活動并沒有什么具有權威性的資質評定,那我這里說的資質是指哪些呢?
第一帶隊教練的資質,不要看宣傳上面說的天花亂墜各種名師,明確的問清楚,你孩子想報的那個夏令營會是哪位教練帶隊,看看他的經驗能力,是否具有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只有真正愛孩子、了解孩子、并長年和孩子相處的人,才知道如何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控制孩子的情緒和節奏,如何提前預支哪些外界情況對孩子是危險的,二這些經驗的積累,絕不是短期的培訓就能夠完成的。
對于孩子的照顧是體現在方方面面的,比如玩過水之后是否會準備姜湯之類驅寒、戶外活動的安全保障措施、每天的洗漱衛生是否有人督促檢查、晚上是否安排值班查房的老師......(教大家一個小方法,看那位教練平常狀態跟小孩子交流的時候會不會蹲下身來對話,懂得和孩子平等交流的人通常對孩子也會更加負責可靠。)
第二車輛運營資質,辦理載客運營車輛資質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大部分機構都不會有自己的大巴車,通常是采取跟當地的客車租賃公司合作。
這時候就要多留個心眼,問一下,他們機構是跟哪個車輛運營單位合作的,可以上網查一次這個運營單位的實力如何。正規的車輛運營單位在駕駛員的安全培訓、應急問題處理上都會有優勢,而萬一他們機構用的是無證運營的車輛,趕緊放棄報名的想法吧
第三旅行社資質,雖然搞旅游的人來做教育聽著不怎么靠譜,但是我還是要強調,正規的夏令營機構都會有一個旅行社的資質,這是實力和風險應對能力的一個背書。雖然出于安全考慮,基本上所有的夏令營機構都會為孩子購買相應的保險,但是如果你沒有旅行社的資質,那你所能購買的只有“旅游意外險”,而旅行社另外會有一項“旅行社責任險”。前一項保險對于未成年人是有最高保額上限的,通常在10萬到20萬(各地政策略有不同),而旅行社責任險則是強制的公益性保險,最高保額在數百萬到一千萬不等。同時旅行社資質還證明了一點,旅行社質量保證金,這部分費用在注冊旅行社的時候就需要繳納,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門進行凍結的,是用于保障旅游者權益的專用款。
第四營地資質,夏令營期間的大部分時間,孩子都會在營地上度過,因此營地的好壞,對夏令營整體的質量有極大的影響。營地的住宿條件(幾人一間/床、是否獨立衛浴、衛生條件)、餐飲條件(餐飲經營許可、每日菜單)、場地設施(日常維護保養、場地的安全性)等等,都是需要格外留心的。
③沒有孩子進行年齡段分層
夏令營是否對孩子的年齡段作出分類和限制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你可以試想一下,一個初中生如果跟一群一二年級的孩子待在一起,他能玩得起來么?同時是否對年齡段進行劃分也是公司實力的一個側面印證,如果機構的招生人數特別少,那肯定是無法進行分年齡段的。一般來說,綜合性的夏令營建議年齡跨度在三歲以內。
④過于商業化運營的
本身,教育商業化就諸多弊端,親子研學夏令營如果過于商業化(從收費和流程上,可以看得出來),無論多么高端,都會背離孩子的成長需求,因此,這類的夏令營也是不推薦的。
3、如何挑選合適的夏令營?
如果孩子是第一次參加夏令營,而且年紀比較小(二年級及以下)的話建議選擇營地離得比較近的綜合性親子研學夏令營,時間的話建議3~5天。有的孩子第一次離家會對親子研學夏令營有抵觸情緒,建議選擇相對輕松有趣,條件好一些的夏令營。現在有的夏令營機構還會專門開通家長陪同的模式,個人并不建議,這對孩子獨立能力的培養毫無益處,只會讓孩子更加依賴,結果就是事半功倍。
如果孩子在小學中高年級段,對參加親子研學夏令營也比較有興趣的話那就可以選擇稍遠一些的地方,成長磨練的目的性可以更強一些,時間建議不超過10天。
孩子在初/高中年級,那就可以考慮學習目的更強一些的營種了。不過個人并不建議選擇那種華而不實的國外游學。
斯瑪特文旅是斯瑪特教育集團旗下北京斯瑪特國際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的重點發展業務項目。該項目依托于斯瑪特教育集團多年的教育服務經驗及客戶群體資源,充分發揮斯瑪特戶外教育課程研發優勢,為青少年兒童及家庭量身定制打造極具教育意義的國內外研學旅行項目內容。
組織出行了48個國際研學團、400余次國內研學旅行、32個國際夏令營。足跡遍布全球16個國家,全國238個城市,行走約169800多公里,足以繞地球4.21周。共計陪伴了1009所教育機構,20萬家庭,開設2835節研學課堂,參與研學導師2000余人。